中国江苏网讯 “叮咚,您的生活服务已送达!”这不仅是生鲜电商叮咚买菜的提示音,更成为越来越多社区基层治理的“新声”。作为“两新”组织中的新经济代表,叮咚买菜正从“送菜小哥”变身“治理能手”,通过党建赋能、资源下沉和志愿联动,探索出一条“指尖”连“脚尖”、“菜篮子”托起“治理盘子”的创新路径。当“互联网+”遇上“社区+”,一场关于“鲜”活治理的故事正在上演。
“红色引擎”炒热“治理大锅”
有组织才有“家”。为了推进“两个覆盖”,秦灶街道党工委牵头抓总,将组织链从晶城科创园园区延伸到叮咚买菜站点,在站点内设立党建联络站,园区支部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挂钩站点,定期和站点负责人联络交流。秦灶街道党工委指导园区党支部密切关注骑手党员培养,给出“专项名额”,鼓励小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在街道、社区的深度服务中,叮咚买菜秦灶站站长陈江林感受到组织温暖,第一时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。党群各部门联合园区围绕小哥所需所想,链接社会组织、爱心企业等提供特色服务,常态化开展组织联建、温暖联送,推动“三新”领域互融共治、新心相融。

“骑手天团”烹制“治理佳肴”
“治理要像买菜一样‘叮咚’便捷!”叮咚买菜与所属社区共建“结对”,发挥地形熟悉、走走送送的职业优势,自发开展“叮咚拍拍”“叮咚敲门”“叮咚回声”等社区治理项目。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“城市蜂鸟”,每天都会随机触发隐藏任务,暴雨天帮忙疏通排水口、节假日为老人代买药品、深夜下班顺路护送晚归居民……“送菜是工作,助人是本能”成为团队口号,骑手们更是被居民称为“咚小新”。这些“意外收获”的温情故事,让“生鲜标签”升级为“信任标签”,更印证了“小岗位”也能传递“大温度”。

“叮咚食光”解码“第二课堂”
“知识的传递也能像叮咚买菜一样‘一键直达’!”叮咚买菜借助自身线上平台、线下站点,开启“叮咚食光”暑期研学新模式,为社区青少年打造“家门口的第二课堂”。青少年走进叮咚买菜前置仓,了解无土栽培、智慧农业的魅力;体验生鲜配送的“智能中转站”,真实处理在线实时订单;沉浸叮咚独创“7+1”品控体系,化身舌尖安全的“隐形卫士”。这种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研学模式,不仅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,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,让“第二课堂”成为青少年成长的“营养加餐”。

从“送菜”到“送服务”,叮咚买菜的实践揭示了“两新”组织参与治理的“保鲜秘诀”,党建是“盐”,提味治理底色;技术是“油”,提速治理效能;志愿是“糖”,调出治理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