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江苏网7月25日南通讯 在通州区川姜镇启江村,一场以“夜话”为载体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,正让乡村治理从单向推动变为双向互动。“启江夜话”以夜幕下的小院为阵地,架起村“两委”与村民的“连心桥”,让党的声音扎根基层、政策红利精准落地、治理效能持续提升,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能。

思想引领:让理论宣讲成为共识凝聚的“粘合剂”
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将党的政策理论转化为“家常话”,传递给每一位村民。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,从民生保障举措到农村发展新机遇,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交流。这种面对面、心贴心的宣讲方式,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激发了村民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。
需求回应:让政策解读成为矛盾化解的“减压阀”
“翻修老房要办哪些手续?超出面积会有啥后果?”在政策答疑环节,村民们最关心的农村建房问题被摆上台面。针对一些高频民生诉求,村干部不仅逐条解读政策条文,更用身边案例,把相关政策讲得明明白白。对村民提出的个性化需求,现场登记、限时反馈,形成“提问—解答—落实”的闭环。一位打算翻修房屋的村民感慨道:“以前对这些政策一知半解,心里没底,现在听了讲解,知道该怎么做了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
风险防控:让知识普及成为产业发展的“安全阀”
启江村家纺产业集聚,大小作坊星罗棋布,“启江夜话”开设安全生产专场,邀请安监、消防等部门专业人员“传经送宝”,手把手教大家使用消防设备、排查电气隐患。针对村民关心的“万一出事怎么办”,现场演示应急处置流程。这场量身定制的安全课,让“安全第一”从口号变为企业主和工人的自觉行动,为辖区家纺产业健康发展筑牢了“防火墙”。
机制创新:让网格互动成为共治共享的“传动轴”
“咱们村分了五个网格,你家在第三网格,有事找网格员老胡,他手机 24 小时开机!”在网格互动环节,网格员拿着地图向村民介绍网格管理机制,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,无论是环境卫生、邻里纠纷、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,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网格员。这种“人在格中走、事在格中办”的精细化管理,构建起“村‘两委’主导、村民主体、网格联动”的共治格局,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就在身边,增强了大家对乡村治理的参与感和认同感。
从思想共鸣到诉求解决,从安全守护到治理协同,“启江夜话”用“家常话”唠出了治理新思路,用“面对面”架起了党群连心桥。在这场持续的“夜话”中,启江村正把村民的“金点子”变成发展的“金钥匙”,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愈发清晰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