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江苏网7月23日南通讯 今年,兴东街道团工委通过整合科普、安全、非遗等多维教育资源,打造特色课程体系,开展公益暑托服务,实现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并重、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共融的教育目标。

智育筑基 学科知识与思维训练双轨并行
在趣味数学课堂中,老师们创新采用“九宫格填色游戏”培养逻辑思维,通过“火柴棒等式”激发空间想象力;英语教学则融合角色扮演与多媒体互动,电子白板上跳动的元音卡通与情景游戏互动学习,使语言学习成为沉浸式体验。无人机科普讲座通过展示中国科技成就,巧妙融入爱国主义教育,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。

美育润心 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
艺术教育采用“双线并进”模式,一方面引入抽象艺术画展,通过志愿者讲解培养审美感知;另一方面开设非遗工坊,三年级活字印刷、四年级创意脸谱、五年级漆扇制作,让孩子们在“刷墨拓印”“三块瓦脸谱绘制”等实操中传承文化基因。音乐课程《家》《智能中国》通过分声部合唱与肢体律动,使艺术表达成为情感陶冶的载体。

心育护航 专注力训练与情绪管理协同发力
王金星老师的“盲听计数”“舒尔特方格”训练提升认知专注力;蔡志红老师的“心灵充电站”则通过“雨点变奏曲”游戏和“禅师种花”寓言,教会学生情绪察觉与接纳技巧。这种“认知-情感”双向干预模式,有效促进了儿童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。

安全固本 知识传授与技能实操紧密结合
安全教育突出场景化教学特色。消防课程通过“天然气vs液化气关阀顺序”对比演示,将抽象原理转化为生活技能。食品安全教育创新采用卡通化PPT揭示饮食陷阱,通过“汽水偷钙实验”“三无食品辨别”等互动环节,使孩子们掌握“三餐定时、荤素搭配”的饮食原则,特别设置的“拒绝垃圾食品”集体宣誓环节,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。红十字会急救课堂创新采用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口诀记忆法,配合创可贴贴法实操,使应急知识真正入脑入心。
兴东街道团工委将持续深化公益暑托服务内涵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多元化的成长平台上,带着收获的知识与力量乘风破浪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