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,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甸北村在河道治理上大做文章,通过党群紧密协作,让曾经淤塞的三八河、高杆港河重焕生机,书写了一幅乡村生态治理的动人篇章。
甸北村水脉纵横,三八河与高杆港河这两条近700米长的河道,一直是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。然而近年来,随着潮涨潮汐,河道部分河床淤塞,成为影响百姓良田丰收与生活的难题。面对这一情况,甸北村党总支迅速行动,将三八河、高杆港河疏浚清淤作为重点工作,以党建为引领,精准调配资源,党群一心攻克难题。

党员践诺争先,为支部“实事项目”保驾护航。各支部闻令即动,把“河道清淤护民生”列为“一支部一实事”头号项目。广大党员积极响应“一党员一承诺”号召,将个人承诺与支部项目紧密相连。在治水一线,党员们亮明身份,履行承诺,争当“先锋”。有的党员承诺包保河段施工协调,有的负责联络周边村民解释项目。各支部借助党员大会、村民网格微信群等平台,让网格员和党员化身“政策宣讲员”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清项目意义、工期安排等,消除村民疑虑。
同时,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,帮助劳力短缺的农户清理维护河道施工可能影响的区域。在工程实施中,支部成员和党员逐户走访沿河群众、种植户、养殖户,建立“民情台账”。针对清淤可能带来的出行、灌溉等问题,提前介入,一户一策解决。为出行受阻村民搭建临时便桥,为灌溉期农户合理安排施工时段,帮助转移农作物和鱼苗,最大程度降低群众损失。在施工环节,支部班子和党员化身“工程服务员”,从协调设备进场路线到选定淤泥堆放点,从严把安全关到畅通沟通渠道,每个细节都精心安排,确保工程顺利推进。
党员监督服务,为河道“工程质效”把关护绿。为将清淤工程打造成“满意工程”,甸北村党总支和所辖支部成立“党员 + 群众代表”河道实施质量监督小组,公开质量标准,每日巡查清淤深度、边坡修整、淤泥处置等情况,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。在施工现场,由村干部和网格员组成的“红马甲”格外醒目。他们维持施工秩序,化解施工摩擦,担任“义务巡逻兵”,为工程质效保驾护航。

河道清淤完成后,甸北村“两委”班子和党员带头清理岸坡垃圾、参与河坡植树护绿、宣传爱河公约,还主动认领“党员护河责任段”,带动村民共护河道“碧水清流”。老党员金德昌感慨地说:“这次河道疏浚工程,每一步都凝聚着党组织的力量和党员的汗水。疏浚的是河道,畅通的是民心;清除的是淤泥,夯实的是党在群众心中的根基。”
甸北村的河道治理行动,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,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,更通过党员的积极作为和群众的广泛参与,凝聚起强大的合力。在这场攻坚战中,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,村民们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,共同为乡村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。如今的三八河与高杆港河,正逐渐恢复往日的清澈与活力,两岸绿树成荫,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。而甸北村在河道治理中的成功经验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,激励更多乡村在生态治理、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让乡村因水更美丽,因治理更和谐,因党群一心而充满希望。(顾陈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