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江苏网7月11日常州讯 夜幕垂落,常州经开区的“夜态”美交响曲已然奏响。常青里,潮流乐队燃情献唱;华丰路,烟火袅袅,市井香气抚慰凡人肠胃。“夜学”空间灯火通明,求知身影专注笃实。“夜演”现场璀璨夺目:大风车音乐会乐声飞扬,露天光影场、开放麦舞台、相声小剧场内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。“夜运”场景同样沸腾热烈:东方云湖畔健步身姿矫健,全民健身中心里汗水肆意挥洒,CU1958网球新地预约火爆,处处涌动着不息活力。即将揭幕的“吃冰人”大会,更让“夜食”滋味绵长。从舌尖的香醇,到足尖的律动,再到耳畔的悠扬,常州经开区的夜晚,正以蓬勃的活力与有序的温度,谱写着都市生活的别样华章。

晚霞未尽,灯火已燃。7月4日傍晚,常州经开区常青里街区早早热闹起来。七点半一过,“火柴星计划”小店外更是一片欢腾:乐队支起设备,在吉他声中,露营区很快坐满了年轻人。烤架上肉串滋滋作响,晚风裹挟着诱人的肉香与阵阵笑语扑面而来。“惬意得很!”顾客顾志明和朋友把这里当作缓解焦虑的“良药”。
“自从开放外摆区域,客人都坐到了门口,生意明显好了不少。”“95后”店主周凡说道。去年,爱“折腾”的他和朋友创新推出“露营+”模式,将咖啡店、酒馆、烧烤吧与音乐现场融为一体。工作日安排露天电影、开放麦,周末则有乐队表演、相声脱口秀轮番登场。“我想把这里打造成年轻人的都市乌托邦。”周凡表示,这里不仅提供场地和食材,更以丰富的娱乐活动满足着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。而到了“苏超”比赛夜,这里又变身转播看球点,大屏小屏共振,球迷们一起为家乡常州队呐喊助威,场外氛围瞬间拉满。
与常青里的潮流氛围不同,相距不到两公里的华丰路特色摊位疏导点处,则洋溢着朴实的烟火气。次第亮起的灯箱下,炒饭的香气、米线的酸辣味与铁板鱿鱼的滋滋声交织弥漫,摊主们热情招呼食客,仲红旗、章程和郝迎富等人在自家摊位忙碌之余,还化身志愿者协助巡查——时而帮忙摆齐车辆,时而提醒大家及时清理地面垃圾。“以前流动摆摊,天天担心抢位置、怕被劝离,现在心里踏实多了!”仲红旗擦着额头的汗,语气里透着满足。
这一显著变化源于一项新政——此前,江苏省发布了《关于印发江苏省繁荣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若干措施的通知》,要求加快改造城市商圈、特色步行街区、便民生活圈以及餐饮、零售、休闲、娱乐等场所,在适合地点规范开展店外促销和外摆经营活动,并适当延长营业时间。常州经开区结合实际,按照“统一规划、分类管理、疏堵结合、安全有序、服务民生”等原则,通过“政府引导、属地主导、条块结合”的路径,放宽商圈店铺外摆的同时,有序开放华丰路、段前路、戚墅堰火车站、今创路湖港桥四个特色摊位疏导点。
如今,这四个被群众和摊主们交口称赞的特色点位,已成为规范经营、解决民生难题的“民心工程”。自4月18日启用以来,它们不仅满足市民对高品质、亲民化生活的需求,改善了街头秩序,更让仲红旗这样的摊贩告别了“打游击”的流动生活。
“放宽外摆,绝不仅仅是店铺向外扩展‘一两米’,或是增设几个特色摊位那么简单。”常州经济开发区综合执法局市容管理科科长黄伟春表示,市集的点亮,带来了消费热潮的同时,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黄伟春介绍,在管理方面,街道充分联动城管、市监、消防、公安以及社区等多方力量进行联动监管。摊位点位的设置不仅固定,而且分配力求公平透明——大家通过抽签的方式领取号牌,每两个月就轮换一次位置,如果摊主缺席,那个位置就空着不用。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摊贩自治模式,摊主们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,轮流排班进行巡查,职责包括督促大家保持环境卫生、劝阻没有资质的摊贩进场、清理那些违规摆放的物品,比如夜间私自外摆的桌椅等。”黄伟春说,此外,每家摊位都按要求铺设了防油污地毯。每晚收摊后,志愿者还会拍照上传,报备现场情况。同时,对健康证、暂住证等各类经营资质的查验也非常严格。
“这里卫生有人管、乱放有人劝、违规有人盯,规矩明明白白,做生意特别安心。”“东北郝哥铁板鱿鱼”摊主郝迎富一边忙碌一边说。
方寸摊位藏着大民生,从常青里街区的创新业态到华丰路的市井烟火,常州经开区在“放”与“管”的平衡中,推动“烟火气”与“文明风”的和谐共生。